在这里,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乌镇聚焦】
在这里,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体验
光明网记者 孔繁鑫 邱晓琴 李政葳
数字时代,未来的智能生活是什么样?每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都聚集了各式各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堪比一场互联网界的“嘉年华”。11月8日,作为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如约而至。
“一件件令人目不暇接的数字产品,一项项令人先睹为快的‘黑科技’,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企业相互携手,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社会的‘互联网之光’……”在博览会开幕式上,浙江省副省长卢山这样说。
今年博览会设置了展览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人才相亲会三大板块,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通过“线下实景+线上云展”的方式展示,并首次开设了“互联网之光云展厅”,利用3D、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365天不落幕的“线上云展”。
“飞艇无人机”由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鹰航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通过将飞艇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相结合,让其既能在空中保持足够的机动能力,又能长时间进行空中作业。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直播拍摄、巡查测绘、应急通信等场景。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光明图片
科技向善惠及民生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也加大了人们对充电桩的需求。博览会现场,一辆可以随停随充、无忧续航的智能移动充电桩,吸引了不少“有车一族”的围观。
这款名为“闪电1.0”的充电桩由宁波中意摩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技术工程师李铁介绍,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一键呼叫充电桩,接单后充电桩将自动行驶至车辆旁,平均半个小时即可完成充电。据了解,这款充电桩将在上海浦东机场首先投入运营。
在国家医疗保障局展台区域里,来自浙江、河北、海南等地的“村医通”智能终端、互联网医院等案例在这里集中展示。“当地3000多个村卫生室都配备了基层智慧医保平台,村民只需简单几步,就可以完成就医费用结算、医保缴纳等。”海南省医保局信息办主任王衍说。
外卖骑手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博览会现场展出的一款智能头盔,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设计中加入了传感器和硬件模组,可以有效帮助骑手识别风险。“如果骑手摔倒或受到撞击,头盔会启动SOS模式,可以向紧急联系人发送骑手位置坐标短信。”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之江天目”异构智能计算机是之江实验室研发的全球首台基于开放计算规范的千卡规模液冷智能计算机,该计算机可支撑超千亿参数巨量模型的高效、并行训练。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光明图片
数字医疗、移动充电、智能头盔,这些仅仅是博览会上技术惠民的缩影。展区内各类新技术、新产品琳琅满目,不仅亮眼、炫酷、新潮,还深度融入人们生活当中,让科技魅力彰显人性温度。
新技术护航网络安全
对准镜头、张嘴摇头……摄像头在捕捉到观众动作后,屏幕上原本静态的人像瞬间“动”了起来,动作幅度与真人几乎完全一致。在瑞莱智慧展位上,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黑客如何利用“AI换脸”破解线上银行的人脸核验系统等场景。
“这背后采用了深度合成技术,要警惕被黑产分子用于新型诈骗。对此,我们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技术对抗等方式,持续提升、迭代深度合成检测能力,推动深度合成技术的健康发展。比如,扩展深度合成溯源、深度合成鉴定等。”相关技术人员这样建议。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安恒信息展位上,摆放着各类大会上的纪念“火炬”。从北京奥运会、武汉军运会,到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诸多大型活动都有安恒信息网络安保服务的身影。
国家电网展示的“水下电缆巡检机器人”主要用于湖泊、河流等水域水下电缆故障巡视和定位查找工作,最大潜入深度可达150米。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光明图片
“我们通过建立云端7×24小时托管服务,使本地的报警数据上传云端,让身处云上的网络安全专家掌控全局动态,可以及时远程接入处置安全警报,有效护航中小企业网络安全。”安恒信息高级副总裁郑赳说。
在展会过道上,记者遇到卡巴斯基大中华区总经理郑启良,聊起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勒索软件问题。“与普通网络病毒相比,人们应对勒索病毒攻击需要长期跟踪溯源。近年来,卡巴斯基逐渐打造以预测、防御、响应、检测四大模块为基础的自适应安全体系,可以做到快速响应新兴勒索软件。”郑启良说。
数字化赋能低碳生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技创新至关重要。记者在逛展时发现,博览会现场设置了“数字双碳”主题展区。在这里,参展单位带来了多项低碳环保技术,为节能减排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数字化如何应用于电力系统?在国家电网展台大屏幕上播放了不少可借鉴案例。比如,为提高光伏发电利用效率,国家电网桐乡市供电公司联合国电南瑞科技研发“光伏伴侣”装置,在桐乡当地得到率先应用。
11月8日,“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开幕。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光明图片
该公司党建部副主任曹鑫说,桐乡市高桥街道楼下角村太平台区应用“光伏伴侣”装置后,最高相电压与台区出口端电压比由8.86%下降到1.68%,相间电压平衡水平提高了5倍多。“希望搭载这一技术插件接入楼宇电力系统,可以实现楼宇空调温度的自动调节。”
网上点餐时,你是否会选择“无需餐具”?出行时,你搭乘公共交通的概率有多少?通过阿里巴巴的“88碳账户”体系,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减碳量可以被计算清楚。在阿里巴巴展台,现场数据显示,仅在今年“618电商节”期间,淘宝天猫平台中高效能消费电子商品成交订单对应减碳量就达15.3万吨,人们低碳生活习惯逐渐养成。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博览会现场还将推出“互联网之光发布厅”品牌,遴选优质内容进行新技术新产品首发、理论成果首发和特色场景发布。中国产品主数据标准生态系统、智能车载创新解决方案、2022年长三角新型信息消费示范成果、2022年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获奖成果等将重磅首发。此外,还将升级打造人才相亲会品牌,以“云聘会+人才空中宣讲会+产业人才发展大会”形式,进一步释放展会红利。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9日 09版)
扫描二维码看乌镇峰会电子会刊
什么样的网络文学改编能成功?胜出的仍是新意******
作者:李 玮
当下,网络文学仍然是影视剧改编的重要源头。仅以2022年整年上架播出并较有影响的约50部网络文学改编剧为例可以看出,相较于往年,2022年的网改剧的题材更加丰富,设定也更多元。虽然改编剧类型繁多,改编成败也不能随意归因,但如果在网络文学原创内容的发展脉络上审度,得失仍有迹可循。当网络文学影视转化产业链愈加成熟时,网络文学的升级迭代也更深入地影响到网改剧的面貌。
过去一年网文改编剧最亮眼的作品,当属《开端》,改编自祈祷君在晋江文学城连载的同名小说。它把“时间循环”引入到日常生活场景中,采用近年网络文学中流行的“虚拟人生”的设定方式,将其与故事巧妙结合,从悬念、解密到拯救,整体叙事丝丝入扣,在数据和口碑两方面均获得成功,被认为是继《庆余年》后网改剧的又一“开端”。之后播出的改编自缘何故同名小说的《反转人生》和改编自长洱同名小说的《天才基本法》亦属同类。《反转人生》和《天才基本法》都是近年来网络文学领域体量不大但热度颇高的作品,前者让男女主互换身体,后者采用平行时空,仅设定本身就使改编自带热度。
高概念,新设定之外,此类网文书写现实的深度也值得关注,而影视改编较成功的作品,往往能够保留原著中的现实关怀和思考深度。如果《开端》仅仅是类似拯救公交车的“游戏”,它的精彩必会大打折扣。改编没有回避原著中关注的失独、网暴、猥亵等社会问题,也保留了“探案”串联起的各个小人物的故事,由此意义更加丰富。但《反转人生》把贫富差别的社会问题简化为一个搞笑的故事,《天才基本法》也忽略了原著对“天才的单维性”“奥数意义”“改变的主体”等问题的继续追踪,于是,两部剧缺少了本可以有的纵深感。
从类型而言,网络文学改编剧中成扎堆之势的仍是现代言情剧,可以说贯穿了整个2022年,在网文改编剧类型中占一半以上。去除言情的油腻套路,还原感情的生活质感,并增加职场线、亲情线是其中较为成功者给出的启示。
改编自叶斐然同名小说的《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对原著的改变可谓大刀阔斧,核心要义就是“去形衍魂”,保留着核心理念与线索情节,同时进行了一场更加集中化、戏剧性、细节性的出色处理。原著是一个较为简单的甜宠结构,影视剧在保留原著的时空逻辑、男女主的感情线的基础上,自己增添了亲情线、成长线和职业线,并且删除了一系列常处在崩人设边缘的暧昧场景,让情节内容的现实性更强,擦除了无关紧要的赘笔,并去除了女配的低级心机设定和男配的扁平化标签。改编自柏林石匠《写给医生的报告》的《余生,请多指教》,亦是这样一部去油去腻的甜宠剧。在日常职业和生活中展开剧情,绕开浮夸,去除没必要的误会,男二女二的捉弄也不过分,《余生》给甜宠剧适当做减法,又加以职场线和亲情线做中和,由此不招黑不拉垮,甜而不腻。与此同时,现代言情剧的职场线受到重视后,职场设定开始具体化,涉及不同的领域,《才不要》讨论法律条款问题,改编自红九同名小说的《请叫我总监》体现投资理念,改编自Twen t i ne网络文学作品《打火机与公主裙》的《点燃我,温暖你》则讲述编程创业。当然,这些职场设定仍然不够专业,剧作对职场的理解仍停留在内斗的基础上,没能深入探讨各类专业性问题。
网文改编的古偶剧较之前一年成绩有所提高。同样改编自晋江资深作者九鹭非香的作品,《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原著为《驭鲛记》)和《苍兰诀》故事结构皆较为精巧,仙侠设定围绕核心矛盾展开,冲突集中不枝蔓,人设讨喜,人物的转变过渡也比较自然。特别是两部仙侠的元素都有创新。《驭鲛记》开篇女强男弱,反向人设是近来网文写作中比较受欢迎的做法。《苍兰诀》则运用了“互换身体”具有热度的设计,在反差人设间制造误会,在既有古偶甜虐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轻松搞笑的戏剧性。这两部仙侠剧的成功固然有九鹭非香IP加持的因素,但小结构与新元素亦是重要原因。以写“宅斗文”闻名的关心则乱的小说《星汉灿烂,幸甚至哉》被改编为《星汉灿烂·月升沧海》,虽然制作精良,演员演技也皆可圈可点,但显然宅斗剧的势能正在减少,较之此前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显逊色。另一部同是赵露思主演的《且试天下》,改编自倾泠月的同名小说,是大女主题材。男女主双商皆在线,旗鼓相当,且有冲突。该剧改编和制作也在水平线上,但以权斗、谋划为主线的大女主剧重复率亦有些高。
过去一年,古偶改编剧的“黑马”当属《卿卿日常》。其原著是晋江作者多木木多的代表作《清穿日常》,作为网络小说热度并不高,整体构思也较为平淡。但影视剧改动非常大,重新嵌套世界观,将时间线上的价值观区别做成空间上的地域性问题。这部剧甚至没能设定主要的核心矛盾,虽然说有“女主助攻,男主上位”的设置,但叙事经常偏离该主题。与其说这是一部权谋剧,不如说是一部概念剧。设定主打“反套路轻喜剧”,反复宣扬“姐妹团建,男人走开”的概念,所以每一位女性人物都被充分地叙述,她们的理想、愿景也被足够照顾。全剧几乎不存在女性为难女性的情节,而是让“娘子军”与陈规陋习斗争,以“北川改变选聘儿媳为选拔女官”为结局。
悬疑剧中属于网络文学改编的只有一部《消失的孩子》。该剧改编自豆瓣阅读作者贝客邦的《海葵》,最为精彩之处在于叙述的方式。这也延续了其原著小说的特质:多人物视点与多重时空的交叠和错落。虽然改编剧因镜头过于晃动,叙事过于细碎被批评,但这仍然可以被视为豆瓣阅读悬疑文改编的一个好的开始。豆瓣阅读悬疑文的异军突起是近年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现象,诸多作品的影视版权相继被出售,可以预想接下来几年悬疑剧将集中出现,豆阅的作品质量也将成为改编质量的基础和保证。
过去一年,曾经老牌热门IP作者都有作品被改编上架。《今生有你》改编自“言情天后”匪我思存的《爱你是最好的时光》,《镜·双城》改编自新武侠代表作家沧月的同名小说。两部小说都吸粉无数,但影视改编的热度不高,这与虐文和武侠的整体衰落亦有关。《大江大河》和《都挺好》的作者阿耐亦有两部小说《相逢时节》和《不得往生》被改编为《落花时节》和《风吹半夏》播出,其中《风吹半夏》以“钢铁女主”的人设,叙述改革开放过程中资本兴起的功与过,罪与罚。虽然作品是2005年的老文,但无论是人设还是题材,在当下都颇有热度。当纯文学和网络文学诸多作家都在重述改革开放时,《风吹半夏》的播出不仅吹了一股年代复古风,也为2022年度的网文改编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句号。随后无论是《浮图缘》还是《墨白》,都未能收获足够的话题度。
网改剧一直紧跟网络文学的发展潮流。从最初的《甄嬛传》《琅琊榜》《花千骨》到《庆余年》《赘婿》《大江大河》等,宫斗、宅斗,权谋、仙侠,或是现实题材,优秀的网络文学为影视不仅提供了完整成熟的好故事,也助推着影视剧想象力的前行。2021年,以权斗加言情为主线的大女主文式微,女频网络文学中开始大量出现职业线,古代言情中顺理成章地盛行起“仵作文”。敏锐的制片方抓住少谈恋爱专心事业的仵作文潮流,便有了当年的小成本爆款剧《御赐小仵作》。2022年较为成功的小制作爆款剧《开端》《卿卿日常》等亦是跟上网络文学原创内容创新的潮流。相较于已然过时的数据,或是想当然的“流行”,抓住原创内容的迭代升级是制作成功的网文改编剧的关键。(李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