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春”迎开春 华裔新生代闹元宵******
中新网北京2月3日电(于淇) “四海同春”2023全球华侨华人新春云联欢将于北京时间2月5日播出。“云联欢”联动海内外华人社团、华文媒体等,融入多元文化和科技元素,共同传递元宵节中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为全球华侨华人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华裔新生代是未来和希望,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他们,是在海外延续中华文脉、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今年,“云联欢”新增了华裔新生代元素,由澳大利亚华星艺术团的华裔少年果果,在三个不同篇章里,和家人赏花灯、闹元宵、叙乡情,演绎自己元宵节的海外故事。
元宵为什么要“闹”?
在第一篇章“万家灯火明”中,果果介绍元宵习俗——赏花灯的由来。
元宵佳节,张灯结彩,作为中国节日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什么要“闹”元宵,又怎么“闹”呢?
原来从唐宋至明朝,挨家挨户都会赏灯出游、昼夜狂欢,晚上的焰火和杂耍表演,场面十分热闹。人们从正月初八到十五,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浪漫灯会,突显了元宵的欢腾和热闹。
华裔少年果果手捧一碗元宵庆佳节。 节目截图“吃汤圆”or“吃元宵”?
过元宵当然离不开美食,无论天南海北,元宵和汤圆作为元宵节必备美食,自然不容错过。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又是如何区分这两种食物呢?
常言道,北“滚”元宵,南“包”汤圆,二者的主要的区就是流行地域不同。元宵的制作比汤圆要繁琐一些,元宵是在江米粉里滚,汤圆像饺子一样包,虽然制作手法不同,但全都外表圆滚滚,内心甜蜜蜜,也象征着人们团圆和美的心愿。
果果作为在海外出生的“华二代”,除了吃传统芝麻馅儿、花生馅儿元宵,还会用本地特有食材,制作具有澳大利亚风味的坚果馅儿元宵,延续了中国元宵的传统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每个人都会定下属于自己的新年计划。
果果也不例外,“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学业有成,期盼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想赶紧回到自己的祖(籍)国看看。”
春天已经来临,让我们在一盏盏灯火、一道道微光下,共同出发吧!(完)
【智惠农民】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是如何诞生的?****** 拥有耐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大豆是如何诞生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将转草甘膦抗性基因和草甘膦降解基因共同转入亲本大豆黄10中,获得了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新品系。这种转基因作物能够帮助农民降低田间管理成本,增加作物产量。 出品单位 中国科协科普部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农学会 光明网 学术支持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浙江师范大学 总监制 包书政 总策划 廖丹凤 科学顾问 张海文 科学主编 王友华 编导 蒲伟军 张楠 动画 范温洋 文本编辑 程兴茹 统筹 宋雅娟 谢芸 武玥彤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